日前,我市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圆满结束。该次行动历时两个月,市、县(区)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检查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及用人单位268户,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活动24件,对14家存在违法行为的职业介绍机构及用人单位下发了责令改正指令书。具体行动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注重部门联动,实施综合整治。市县两级人社局、公安局、工商局抽调专人组成联合检查组,按照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展开联合执法。针对非法职业介绍机构流动性、隐蔽性的特点,通过新闻媒体搜集线索,召开企业劳资人员、职介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以及不定时反复突击检查等方法,对市区、县驻地、流动人口集散地、职介机构聚集地和经常性招工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职业介绍领域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专项行动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累计出动检查执法人员500多人次。
二是讲究方式方法,全面系统地查找问题。在对各类“黑职介”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的同时,采取查、问、看、讲等方式,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查”企业有无营业执照,是否合法经营,有无招用童工和未成年人等;“问 ”工作时间、工资待遇是否合法;“看”工作环境劳动条件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职业危害防护的标准,会否危害职工身心健康;“讲 ”《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招用工规定。通过上述措施,及时发现了部分职业介绍机构证照不全、信息变更不及时以及部分用人单位不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同时高度重视举报投诉,在工商企业密集区、特别是外地农民工较多的砖瓦窑厂以及车站、码头等流动人口集散地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一旦接到举报,立即调查核实,整个行动期间,市县两级劳动监察机构共受理各类举报投诉150人次。
三是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对没有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在当地取得职业介绍资格,属于无证或超范围经营的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信息咨询点,由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对8家没有将法定代表人、住所等信息及时申报变更的职业介绍机构,由人社部门依法责令整改;对11家虽已纳入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管理,但未取得应有资质的区域职业介绍机构,由商务局依法予以规范;对没有按照要求明示许可证照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信息和建立有关账册的职业介绍机构,以及没有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由人社部门依法责令整改。
信息来源(日照劳动监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