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前不久,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打造的“三区三园”之一日照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启动大会隆重举行,标志着日照国际海洋城正式破土动工,一座崭新的“蓝色“之城将在这里崛起。
巧抓机遇,凭“蓝”而立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日照敏感地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确立了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目标。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半岛蓝色经济,为日照超越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大门。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做好海洋这篇文章,国际海洋城被视作一个将日照的发展与国家、山东省的发展战略实现超前对接的平台。然而,在与青、烟、潍等全面对比后,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个差距,“必须找到一个支点,飞跃过去。”日照市委书记杨军斩钉截铁地说。
面对差距,日照反而更坚定了对这一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就是以更扎实的态度、更前瞻的规划、更快的速度,赢取潜在合作方认可,争取省和国家的支持。日照把目标定为建设一个蓝色经济试验区,打造全新海洋经济发展增长极。最终日照国际海洋城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根据日照国际海洋城总体规划,国际海洋城位于日照主城区和岚山城区之间,起步区6.63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169.7平方公里,海岸线16.5公里,全力打造集海洋科技、海洋服务、海洋生物、海水利用、海洋环保、海洋文化、海洋旅游为一体的产城融合蓝色新区,进而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导区,成为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基地。
“三新”理念受青睐,大项目、大产业云集
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建设,以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为理念。新产业以海洋为主,主要包括海洋科技、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物流。新生活是要打造国际水准的宜居环境。新生态是要把海岸线和绿地之间自然的东西全部保留住,其中包括自然的沙滩、水面、湿地等。
“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的理念综合体,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各大“蓝色”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纷纷向日照国际海洋城伸出“橄榄枝”。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确定在这里设立海洋环境生态监测仪器设备制造项目;中国海洋大学将在日照建设海洋科技孵化中心;广州暨南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此落地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项目。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雷力公司、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在海洋产业领域久负盛名的企业也纷纷投资兴业。
据了解,在国际海洋城开发建设启动大会上,日照国际海洋城管委与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雷力公司、山东蓝孚电子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澳尔金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汇能燃料发展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等与海洋经济有关的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签订了合作协约,总投资77.6亿元。
未来以人为本,人城和谐
日照国际海洋城,不只是一座产业之城,更是一座科学发展之城,在未来的发展中,日照海洋城的建设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实现产城融合、人城和谐,提升每一位身处海洋城的人们的幸福感。
海洋城依托本身资源特色,依据区域生态敏感度和生态分区分析,综合考虑区域发展保护协调关系,整合山、河、海、湿地等资源,日照国际海洋城实现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联接过渡,引领从陆域经济发展向海陆一体发展的转变,形成尧王城古文化中心、现代生活中心和未来人工岛及十个功能片区的“两心一岛
十组团”的规划结构。“环球海现代生活中心”是主要的商贸综合中心,在功能上和景观上形成海洋城“动心”;尧王城历史文化中心”充分尊重和保护尧王城历史遗址,环以宽阔绿廊,形成宁静、自然、回归的氛围,与周围山体和环球海中心的视觉通廊,促成历史文化向心、底蕴浓厚的海洋城“静心”;“未来岛”是海洋城未来发展的方向,以生态低碳为发展目标,展示前沿生态科技与生活方式。
据了解,日照国际海洋城建成后,从住宅到办公场所,每300米就会有一座公交站牌、步行或单车专用道、文体娱乐及商业设施,每500米又能走到一座鸟语花香的公园,这将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条件,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5平方米以上,人在城中便宛如身处一座大公园中。
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共处,这是日照国际海洋城的规划带给我们的美好愿景,期待这座崭新的“蓝色”之城早日崛起。(编辑:rzlaowuxi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