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河新闻网 暑假还没有来到,大学生们就已经开始打算如何度过两个月的假期生活了。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高校和人才市场,发现不少同学都选择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打工,来体验生活。不过,大学生们暑期可选择的岗位多是临时岗位,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几乎没有。
暑期工岗位紧俏
“每天上班时间固定吗?”“能提供住宿吗?”昨日,在我市职业介绍中心外,几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子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围着正在招收暑期工的工作人员询问起来。“有专人帮扶带教,每个月也有出勤以及产量等指标考核。你们一般可以拿到每月1000元至1500元的工资。公司提供免费住宿。”招聘人员解释道。
“招实习生若干,要求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在大学的校园布告栏上,贴满了招聘暑期工的广告。从招聘简章上来看,企业招暑期学生大多没有硬性的入职要求。
随后,记者按照招聘广告上面留的联系方式,给一家酒店拨打了电话。在电话中,招聘负责人说:“实习生进我们酒店,先在各个部门都待上几天,了解情况,再根据各自所长分配具体工作。工作出色的,可长期在这里兼职,毕业后也能直接签约留任。”
学生想得到锻炼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对于打暑期工,除了赚一些生活费外,更多的大学生是抱着增长见识的目的。
“以前放假在家,不是上网玩游戏,就是和同学出去玩。一个暑假下来,花销不少,却什么也学不到。”大学生刘凯悦说,“暑假出去打工实践,不仅能赚零花钱,还能多了解社会、积累经验,一举两得。”
家在晋南的大学生小李也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不打算回家了,想利用假期找一份工作做,一方面是锻炼自己,增强一些待人处世的能力;另一方面想赚取一些生活费,减轻家中负担。”
专业大多不对口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参加暑期工的大学生却很少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机械加工专业的小刘告诉记者:“目前,能找到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些家教、短期促销员类的,有关机械类的工作根本没有。”他很是希望能找一个机械方面的工作,“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今年读大四法学专业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每年暑假都会找一些临时的工作来锻炼自己,但是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很难。之前曾想过利用暑假去一些律师事务所实习,由于现在学习法律知识不是很全面很深入,律师事务所一般不太会提供这种实习锻炼的机会。”
正规场所去应聘
“在校生暑期实习,不视为就业,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不一定要签劳动合同。但是实习生和用人单位间毕竟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我市一位人力专家表示,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实习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伤害,适用《侵权行为法》,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此外,他提醒大学生们,招聘陷阱很多,学生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应当和公司签订书面协议,对工作时间待遇、休息休假、劳动保护、支付工资时间、违约责任等约定清楚,凡是要收押金的、扣留身份证的、劳动卫生和劳动保护差的公司一律不要去应聘,尽量到正规职业介绍机构去查看用工和现场招聘信息。此外,大学生们还要注意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去打工之前一定要告之家人。